卢成用:孔庆久先生作品赏析

二泉映月

湖北省优秀农民诗人孔庆九诗词作品研讨文汇


孔庆久先生作品赏析

卢成用

第一首《兰亭集序》(新韵):“兰亭春日数闲翁,曲水流觞雅兴浓。撇下行书蚕茧纸,至今睡在帝陵中。”这首诗中故事所发生时间,是东晋皇帝司马聃在江苏南京登基永和九年,公元354的上巳节,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2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后将作品37首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序付梓,成了古今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也叫《兰亭序》。

起句: 兰亭春日数闲翁,首先素描地点,兰,时间,人物。用兰亭,春日,闲翁三个名词与动词“数”连接过度,即增强了语句的感染力,又使词与词之间平仄声韵有跳跃感,即承上启下,又运用拟人手法,使节奏跌宕起伏,通俗易懂,有拓展空间。

第二句曲水流觞雅兴浓: 曲水流觞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这是古人饮酒时为助酒兴所进行的一种游戏。将酒杯放在弯曲水渠的上游,任其飘流而下;参与游戏者则排坐渠旁,当酒杯停在那个人附近,便由他取来饮酒。于是这42人列坐溪畔,学起古人曲水流觞的风流韵事,一边喝酒,一边作诗。“雅兴浓”这三字包罗万象,证明作者熟读并分析理解了兰亭序。这里形容心情好,玩得很高兴,很开心,为什么开心呢?从兰亭序中王羲之的描写就不难看出,一是用自然环境来烘托,险峻的山峰,茂密的树林,青葱的翠竹,潺潺的溪流,朗朗的晴空,冉冉的轻风等等。二是人文环境相映衬,这些雅士们依溪而坐,亳无拘束,畅所欲言,天南地北,无话不说。并且发了很多感慨感触,例如原来是自已很喜欢的,一转眼就变旧迹。人生的寿命为什么这么短暂,人为什么要老?人为什么要死?人死是一件大事,确实让人伤感悲痛等等。三是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唱和,尽兴尽意,喝得豪情满怀,唱和淋璃尽致。用典故和“雅兴浓”搭配相得益彰,不仅把复杂纷繁大量素材柔和简化,而且把这些高人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作了高度摡括。

第三句撇下行书蚕茧纸,“撇” 这一动词用得很好,为什么不用“写”和用其它书写有动作的如点横竖等词。而用“撇”,作者是想要表达那种运笔自然,动作飘逸,萧洒奔放这种姿势。因为在兰亭序中有20个“之”是用各种各样形意构造方式写出来的,行书是王羲之的书法体挌,所以作者练字精准,用词贴切。蚕茧纸为“行书”作补充,说明纸的质量高贵。这种动词开头撇一一行书一一蚕茧纸,为递进式语句。

第四句至今睡在帝陵中,结句引人深思,产生联想。说明这个无价之宝,天下第一行书还存在,并珍贵且高贵。同时隐喻经历了无数曲折和坎坷,盗宝之人贼心不死,盗宝次数历历在目。兰亭序304字,28行,其中有墨迹数处。真迹葬于唐太宗李世明昭陵,但通过唐未五代初的节度史温韬挖墓来看,其真迹有可能睡在乾陵,即武则天与李志的合葬墓。

孔庆九先生这首绝短短28字,既概括描写了在1600多年前,浙江会稽兰亭这个地方,42个文人墨客集序了一朵奇葩,它不仅为我国书法史及文学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而且也歌颂了这些文人雅士热爱山水,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热爱家乡的无拘不无束情怀,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文物古迹的敬重,对历史文化高雅内涵的探索与追求,对事物客观规律本质的分析与凝结,使之翰墨落笔的执着与审重态度。

第二首《水浒传 》嘉佑年间一武官,掀开井盖为寻欢。江湖从此风波起,忠义还须另眼看。

起句 : 嘉佑年间一武官 嘉佑年间(时间宋仁宗的年号),一武官(殿前太尉洪信前去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回朝,衹禳瘟疫)。“武官”用得很准确且灰谐。

第二句掀开井盖为寻欢,其中两个动词“掀"用得好,合乎洪信这个人物的性格,洪信此人刚愎自用,软弱无能,即不会办事,但会仗势欺人。“寻欢”用得贴切,合符当时朝庭的政治腐败经济不振,国力严重衰弱。大唐洞旋国师镇妖之处,井盖就是潘多拉魔盒,本来国家受了严重的瘟灾,来请龙虎山寺庙的大师去弗法礼灾,人没去,公事办完后就开始旅游,游玩到上清师伏魔殿把把囚禁在这里魔鬼放跑了,天下能不大乱吗?虽然施耐庵是以神话传说作铺垫,来描写后面的腥风血雨,但是这些天灾人祸是人为造成的。

第三句江湖从此风波起,拉开了水许36天罡72地煞梁山泊108位好汉的大幕。受朝庭招安后,征淮西王庆,征河北田虎,破辽国,征江南方腊120回故事。

第四句结句忠义还须另眼看,水浒传的核心一是忠,二是义,对朝庭要精忠,对兄弟朋友要仗义。(另眼看)三字写得相当好,作者借用毛主席诗“冷眼向阳看世界”名句,这三字意味深长,很有韵味,有无穷拓展思维的空间想象力,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此绝中的诗眼,我十分赞赏孔庆久对一部长篇120回的章回小说,对他的评价不褒不贬,相当忠恳,令我折服。

这首绝作者用心良苦,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夹叙夹议的方式完成。首先简要叙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又阐述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把重点放在议论上,“江湖风波”,“忠义",这是一场江湖风波吗?这是精忠还是愚忠,这是情义还是假义?揭秘真象看本质,这是一场反压迫反剝削的农民起义,而后被统治阶级利用演变成朝庭鹰犬,去镇压真正的农民起义队伍方腊,最后结局是悲惨的,教训是深刻的,谁来吸取?那就只能“另眼看”!作者揭露了宋王朝封建社会官僚统治阶层的腐朽和黑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广大人民的艰辛与痛苦挣扎,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朴实的阶级感情以及对地主官僚阶级欺诈表示憎恨。

我总的评价是,作者孔庆九先生是一个值得肯定与推荐的农民诗人。从他发给我的55首作品中,有47首是身边所见所闻,有感而发,亲身经历,作品具有强烈质朴情感与泥土芳香。

孔庆九先生热爱阅读,博览群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沉淀,能够轻车熟路,驾驭一些大作品,而写出由心而动,由心而发的好诗。发给我的作品中,有8首是读后感的诗,其中有四大名著各一首,金镛传一首,李白一首,兰亭序一首,关羽塑像一首。这8首诗,作者还原历史事件清晰,刻画人物形象精准,把握政治思想脉络有度,自我对历史人物评价感觉良好。

诗者文也,文者雅也。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个愚蠢的军队。不纳百川,何以成大海,知识淡寡,何以成文章。在我国广大农村中有农民约六七亿,看四大名著所拍摄的电视句的大有人在,但能够读原著的有多少?其中能够赏析《兰亭集序》的又有多少人?《兰亭序》不仅是书圣王羲之行书好,序写得好,重要的是反映当时文化人那种和协友好的氛围,更番要是传递社会文风和文化文明,居然孔庆九先生就抓住文风这一点,写出了一首豪迈而大气的诗,来歌颂当今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读书是关键,教育是手段。读书不仅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优秀,也能让我们的民族更加理性。读书不仅能让一个人得到乐趣和进步,也能给我们面对世界的正确态度,分析客观事物的本质去改造主观世界。孔庆九先生虽然生长在农村,但他的文化素养已经越过了农民这条线,正在向更高雅的诗词境界攀跃,孔庆久先生还年青,我相信只要他学而不厌,笔耕不倦,他的作品会写得更好,也一定能写得更好!祝贺你孔庆久先生,愿你更上一层楼!本人不才,赋诗一首,以示和孔庆九先生共勉 :

书有长宽品味香,诗无境界绽芬芳。

烛光阅尽寒窗苦,一字乘风万里疆。

2020910



  返 回 目 录 




阅读: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