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河镇诗书联分会:特别鸣谢

牧羊曲(古筝)

湖北省优秀农民诗人孔庆九诗词作品研讨文汇


特别鸣谢

埠河镇诗书联分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热爱诗词的朋友:

百湖之县、性灵之乡,总有机会分一瓢水来浇灌一颗幼苗,扶持和鼓励这颗幼苗的成长。

在庚子年疫后、灾后复工复产大好局面下的金秋时节,优秀农民诗人孔庆九诗词作品研讨会,在我县诗坛名宿章甫、薛作才、江荣基、朱业松、王福淼、卢成用、陈儒富等大师们的全力倾情操办下,高调而成功召开,并取得超乎预期的效果。会后的我们,长存感动,感激,感恩,感谢!

感谢章甫先生!他首先发起这次活动。他一直欣赏孔庆九的作品,所以他不顾年事已高,四方奔走、熬更守夜,花费了大量精力,促进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次活动中,他依然慈祥,用一种寄托和期待。用倾情和关爱穿行,串起一页一页的墨香,整合与褒扬一种精神,求实,求是,求妙。

感谢薛作才先生!他把这次活动当成他自己的事,用他的人格魅力,调动与整合起诗坛名宿。他先后三次骑着自行车到茶墨坊与熊平商量这次活动的有关事项,亲自发起和收集研讨赏析文稿,他熬更守夜写满一页页心血。他自己出资一百多元整理打印文稿,一个人一手一脚装订成册。在会议筹备期间,他几次前去埠河会场指导会议议程和会场布置,充分体现了一个老会长的爱才之心和对埠河分会的全力支持。在相望一江潮声里,他举起灵感,举起澎湃,相约来一场心灵与自然的探讨。

感谢王福淼先生!他不顾体弱多病,眼睛也不好使,连续熬夜多日,对论文精益求精,反复推敲揣磨,力争完美。他本来容易疲倦,但还是在现场坚持了下来。灯光不觉他体弱,他的思绪并不喘息,他捕捉到一种文字的气息,把那些他所赏识的,喊在他的笔下,一行一行,开进扉页。

感谢江荣基先生!他为办好这次盛会,退职不退责,不顾精力有限,费尽心血。爱才之心,让人动容。他风采不随秋声老,都说他笔风稳健,这次他却一改往昔的格调,穿透千年的精髓,求解一个乡村的小小情结,注入洋洋洒洒。他谦谦君子,为一份美好发声。

感谢朱业松先生!他的赏析文章,是开启我们智慧的敲门砖,是奏响诗田乐章的指挥棒。他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就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美的感受。他文章里那美的意蕴、美的气质、美的品格,就是百湖性灵美的灵魂。

感谢卢成用先生!他把这次活动当成昔日的上课,程序井然,当然花了不少时日。辛苦是肯定。他有一股傲气,也带一股义气,他用一种兰亭的气息,诉说感受,不经意之处,也才是最撩人处。田野,是最好的课堂。春风卧在他的教案里。

感谢陈儒富先生!他把这次活动当成一次旅行,他提前几天从黄山头责任田里,带着泥土的芬芳,从南闸赶到北闸,他用月亮湖的风景,在黄金口等着,押一车画意,让交谈中多了些颜色。雨声或远或近,偷听一灯的夜话,听出亲切,不由得嘀嘀嗒嗒。看是一笺短语,细细品来,养胃,养心,情份涨在秋江里。

由衷地感谢上述几位先生对埠河分会这次活动的不辞辛劳和鼎力支持。他们一次次的搀扶着我们,让乡村的自信放飞理想,让篱边的柴门感受到家的温暖。

感谢曾波先生、荆州区的姚红星先生!感谢他们珠联璧合,对这次活动影像的双向拍摄,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瞬间。

感谢长江大学的王一举、朱道卫教授。他们在百忙中从象牙塔向乡村走来,讲学布道。

感谢江陵县的梁圣柏先生,松滋市的周海鸥先生,荆州区的胡绪勉先生莅临会议,传经送宝。

感谢一众为这次活动花费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工作的先生们、女士们!

枫叶在空中盘旋,谱写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幼苗对滋养它的大地感恩。

浮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卷,那是云朵对容纳它的蓝天感恩。

这次活动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这么多的感动必将有力地促进埠河诗书联分会在今后的创作中,多出佳品,不负先生们的心血与厚望!熊平在此,谨代表埠河镇诗书联分会,向您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埠河镇诗书联分会 2020.9.23



  返 回 目 录 




阅读: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