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自明朝以来,为呙氏淮海堂家族撰写序言、传记的名人名流不乏其人,现收集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排名不分先后)
1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人(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清代名臣,入仕五十三年。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一卷录有陈廷敬所写《呙拙菴公宁山公乡贤序》。北留镇皇城村。
2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万历二十年中进士。历任吴县县令、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礼部仪曹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陕西主考官。1610年9月6日因病去世。安葬在离牛浪湖不远的法华寺白鹤山一带。著有《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满井游记》、《徐文长传》、《摘发巨奸疏》等名篇。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道出真情,“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随着时代前进,文学应不断创新。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袁宏道所写《叙三呙家绳集》。
3
、孙嘉淦(1683-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赐谥文定,山西兴县人,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康乾之际的敢言直谏的名臣。前人评价说,“嘉淦初为直臣,其后出将入相,功业赫奕,而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康熙五十二年,孙嘉淦中进士,时年30岁。历任兵部、吏部、刑部、工部“四部尚书”,还当过直隶、湖广两任总督,最后死的时候是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值得一提的是,孙嘉淦亲兄弟三人都是进士。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孙嘉淦所写《文学呙公传》。
4
、杜臻(1633-1703):字肇余,榜名徐臻,浙江秀水(即今嘉兴)人,顺治十五(1658)年进士,历官礼部尚书、工部尚书,为康熙皇帝颇受信任的近臣。所著《粤闽巡视纪略》为珍贵史料。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杜臻所写《呙氏家乘序》。
5
、陈壮履:字幼安,康熙丁丑进士,官至翰林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与其父陈廷敬共同编纂过《康熙字典》。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陈壮履所写《呙氏家乘原序》。
6
、潘宗洛(1657-1715):字书原,号巢云,别号垠谷。清代宜兴(今江苏宜兴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官至偏沅巡抚。三掌文衡,胥号精鉴。在湖南时,“出入苗界,群苗底定,其迹甚著”。曾任湖广学院,即提督学政,掌翰林院事,负责湖北湖南地区的学校、科举,稽查士习文风。著有《巢云词》及《中丞集》四卷。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潘宗洛所写《呙氏族谱序》。
7
、郑崑璜:别号黄玉 。文水南安村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任直隶南宫知县,升户部广东司主事,河南司员外郎、礼部柌祭司郎中,擢湖南常德知府。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郑崑璜所写《呙氏家乘序》。
8
、胡大任(1804-1891):湖北监利人。字莲舫,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进士。诰授朝议大夫,综理厘金捐输总局提调兼办后路粮台军功赏戴花翎礼部员外郎加三级。1855年主持汉口捐输转运局,1863年赴广东办理厘务,1867年署山东布政使,旋任河南按察使。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胡大任所写《呙君和亭传》。
9
、张铭谦:字剑潭,原名张怀九,湖北石首人。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恩科进士二甲第82名,诰授中宪大夫,钦差巡视北城福建道监察御史前奉,敕管理街道户部郎中江南山西陕西广东司行走加三级。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张铭谦所写《孝妇刲股传》。
10
、高家泰:字立峰,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科三甲62名 进士,石首县高何厂人,今属荆州市公安县藕池镇高厂。敕受文林郎、拣选知县、前任郧阳府学教授现补安陆府儒学正堂加三级纪录十次。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高家泰所写《呙君松云传》。
11
、洪钟:字肇阳,湖北公安人。乾隆十年(1745年)乙丑科钦赐进士,知湖南柳州直隶州桂东安华二县事。 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任桂东知县,《郴州总志·名宦志》记载“乾隆二十一年任桂东县,才能明敏,釐剔积敝,兴学校,修邑志,竟以疾去,百姓哭送,依依不忍舍。”著有《太平路记》、《濂溪书院记》、诗歌《过八面山》等。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洪钟所写《桂轩先生传》、《呙诚朴先生传》及《政分诸祖墓碑记》。
12
、孙鸿淦,山西兴县人,雍正进士,任湖北公安县知县,他是清代名臣、康雍乾三朝宰相级官员孙嘉淦的哥哥。著有《庄子内篇评注》。一门三进士,其中二人为我族写传。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孙鸿淦所写《节烈龚孺人传》。
13
、邹崇汉:字云章,号星溪,公安人。道光丙午举人。有《辛畦居士稿》。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邹崇汉所写《太学生呙公履興暨妣刘孺人合传》。
14
、沈捘伦:康熙丁酉举人知西乡县事。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沈捘伦所写的《明经呙公鹤巢先生传》。
15
、田家崧:字峻葊,例援修职郎,岁进士,试用儒学训导。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田家崧所写的《怡轩先生传》。
16
、王道隆:公安县人。康熙辛丑(1721年)参与《公安县誌》编篡。乾隆三年(1738年),公安县拔贡、后率子入籍郧阳府,候选教谕。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王道隆所写的《呙培风先生传》。
17
、马学衣:沔阳人。康熙十二(1673)年,由知州王浩冲倡修,马学衣与沔阳人张金龙、胡维宗一起编修《沔阳县志》,因“军兴”而未成书。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马学衣所写的《三呙小传》。
18
、袁昌麟:公安县人。岁贡生,候选训导。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二卷录有袁昌麟所写的《待诰呙母姚太孺人墓志铭》。
19
、罗才英:字乐园。湖南安乡人。嘉庆六年拔贡,官沅江教谕。工书法。光绪十八年(1892年)湖南安乡“深柳书院”山长,主讲深柳书院10年。山长是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三卷录有罗才英所写的《履常公传》。
20
、李礡农(永镇):清庠生,册名震磅,号名礡农,生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甲寅五月二十七午时,卒于民国卄七年(公元1938年)戊寅九月初九戌时,享年85岁。一直从事教书育人之业,长达五十余载,培养了大批人才,一直活跃在家乡,成名于澧水河畔。李礡农家境富裕,除继承祖业外,勤俭持家,还办有私塾,耕耘田地,娶妻周氏,生子三,远宗、远攀、远规。李礡农的嫡孙李庭慰(李氏族谱编委会主任)、庭骥、庭柱现住澧县澧东乡双林村8组(距县城7公里)。其弟永第的号名为华农,永颐的号名为寿农,均系李九峨公的第十二世裔孙。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一卷录有李礡农所写《赠呙氏三次续修族谱序》及第四卷《呙凤墀先生暨德配吴夫人六十寿序》两篇。
21
、黄梦麟:字砚芝,号匏斋,江南常州府溧阳人。清学者、文学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探花(进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入馆阁,纂修《三朝国史》、《一统志》。累迁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日讲起居注官。康熙二十七年,以编修出任会试同考官。黄梦麟出身官宦世家,是金华知府黄如瑾之子。黄梦麟“孝友恬退,假归遂不复出”。激流勇退,恬淡归乡,终养老人,从此不复出为官。他以诗文享有盛名,著有《尚书故考》、《诗序得失论》、《春秋四传考》、《历代乐律同异考》、《道学源流考》、《太极图说》、《皇极经世说》、《十七史得失论》、《唐诗笺》、《匏斋集》等。淮海堂《呙氏族谱》三修谱第七卷门贵始祖及恭人胡氏生平后录有一句“碑係江南溧阳局懋探花黄梦麟题载县誌名墓”。
……增补完善中。
2015
年12月19日
呙临才编辑整理於深圳